2015年3月1日 星期日

暗物質或為物種大滅絕元凶:擾亂彗星軌跡

西媒稱,生物學家邁克爾·蘭皮諾領導的紐約大學一個科學家小組日前在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地球穿過銀河系星系盤的「路線」可能對地球上的地質和生物現象產生直接而重大的影響,並且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對地球上的生命形態構成威脅。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2月22日報道,蘭皮諾和他的同事們認為,地球穿過銀河系暗物質的運動可能會擾亂彗星軌道,並造成地核額外升溫。


科學家證實銀河系存在暗物質

這兩個現象與地球歷史上的大滅絕事件之間可能有直接聯系。

星系盤分布著大量的恆星、氣體和塵埃雲,但其中也有大量暗物質。暗物質是一種我們的儀器探測不到的物質,我們只能根據其引力效應來感知它的存在。

此前的研究表明,地球每2.5億年圍繞銀河系的核心旋轉一圈。但我們的星球穿過星系盤的「路線」並不是筆直的,而是波浪形的。蘭皮諾發現,地球「穿過」星系盤的時間與彗星撞擊密集期和大滅絕現象的時間是吻合的。6600萬年前造成恐龍滅絕的著名彗星撞地球事件只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是什麼原因造成地球穿過星系盤和上述後果之間產生聯系呢?蘭皮諾認為,隨著地球穿過星系盤,那裡的暗物質就擾亂了彗星的軌跡,很多本應該在遠離地球的軌道上運行的彗星受到干擾後「走上了不尋常的路」,其中部分彗星與地球發生了碰撞。

不僅如此,蘭皮諾還注意到,地球每次「潛入」星系盤,似乎都有暗物質在地核內部聚集。暗物質的粒子通過相互之間的碰撞而湮滅,產生大量熱能,可能會引發火山噴發、山脈升高、磁場逆轉和海平面變化等事件。

蘭皮諾認為,地球穿過星系盤的波浪形軌跡和隨之而來的內部暗物質聚集所引發的天體物理現象可能是造成地球上發生地質和生物變化的原因。暗物質與地球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會徹底改變我們對地球和其他行星上的地質和生物演變的理解。

蘭皮諾說:「我們有幸生活在一個有利於復雜生命發展的理想星球,但地球歷史上有過多次大規模滅絕事件,其中有些仍難以解釋。也許暗物質能夠給出答案。」

他認為,未來地質學家應該利用這一天體物理學發現,從而更好地理解一些我們今天認為只與地球本身有關的一些現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