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已經設計出一系列新的實驗來研究粒子的量子力學性能。通過研究發現,在被觀測前粒子並不處於固定的狀態,然而觀測行為迫使粒子的量子態發生改變,如果我們對粒子未來狀態進行觀測,那麼就有可能改變其過去的量子態,換句話說一旦知道了未來發生的事件,我們就能夠改變過去。傳統觀點認為,你過去經歷的事件會對現在狀態構成影響,也能改變你的未來,但量子世界卻不是這樣,粒子未來的狀態卻能夠影響過去,這為時間旅行留下了伏筆。
負責本項研究的科學家為凱特·默奇教授,他設計了精巧的實驗過程研究粒子未來的狀態,並以此改變過去的量子態。凱特·默奇教授構思了一個微波光子回路裝置,在微波光子送入裝置內時,我們可以測量其量子態,此時這些光子的量子場會與回路相互作用,在光子離開回路後就可獲得關於量子系統的信息。在這個過程中,微波光子前後的量子位處於兩種疊加狀態中,之後科學家對該系統進行測量,並評估可能的結果。
該實驗結果說明在量子世界中的時鐘與經典世界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時鐘是向後退的,經典世界的時鐘是向未來移動。如果我們將實驗進行一些改進,對量子態的測量結果在某種程度上包含了未來和過去的信息,由此可以看出量子世界中的時間箭頭可能有兩個方向,可以回到過去,也可以進入未來,但在經典世界中時間箭頭只能指向未來。科學家認為目前仍然不清楚為什麼現實世界中還有許多粒子只向未來的時間方向移動,熵總是增加的,或許再過幾年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英國科學家朱利安·巴伯博士等人也在試圖解決這個問題,他們認為在大爆炸的那一刻,宇宙也產生了一個鏡像宇宙,這個宇宙中的時間方向是倒退的,就像一面鏡子的內外面,兩者彼此相反。但它們可能擁有相同的物理定律,所以鏡像宇宙也可能擁有行星、恆星和星系,內部的一切宏觀與微觀物質都與我們的宇宙版本相同,只不過時間箭頭的方向是相反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