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數位檔案展示了愛因斯坦極為平常的5個方面。生活很不易,即使你是一個天才。但是除此之外你還有什麼和愛因斯坦相同的呢?最新披露的一份關於愛因斯坦的數位檔案也許能給你答案。轉錄,翻譯,用歷史的眼光去審視,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開展的“數位愛因斯坦”專案深入地研究了他的早期生活。
“這就是成名前的愛因斯坦,”來自加州理工學院歷史學家的Diana Kormos-Buchwald說,她同時是由普林斯頓大學、加州理工和希伯來大學共同參與的“愛因斯坦全集計畫”的總負責人,最新公佈的檔案就是自這個計畫。她說:“在過去25年來,這份材料經過了仔細地篩選和注解。”
已歸檔的資料包括信件,演講稿和其它檔,這裡面包括愛因斯坦1879年的出生證明到1923年他在44歲生日時寫的信,信中他講述了他1921年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情形。這些資料顯示出我們和這個20世紀最偉大的天才有太多相似之處,其中至少在以下幾個方面是共同的:
1. 工作不理想
1902年,在想成為一名大學教授的希望破碎之後,愛因斯坦在朋友的幫助下勉強在瑞士專利局找到了一份檢驗員的工作。“大部分原因是他自己造成的——他並不是一個出色的學生。”紐約大學歷史學家Matt Stanley說:“他知道自己能通過考試,就不尊敬他的教授,還翹課,所以當愛因斯坦向教授索取推薦信時沒有成功。”這是不是很熟悉的場景?儘管如此,愛因斯坦那無聊平淡的工作並沒有阻擋他追求夢想。
“愛因斯坦的家庭涉足電子領域,所以專利局對他來說很熟悉”,麻省理工學院歷史學家,「嬉皮士如何拯救物理界」一書的作者David Kaiser說。在專利局他的工作是檢驗新發明背後所應用的原理是否完整,在這期間,愛因斯坦把他的天賦和所有才能全都投入到科學工作中,他的成就在1905年到達了頂點,而這一年也成了他的奇跡之年,他先後成功發表了關於光速、原子表現的論文以及著名的E=mc^2方程,這也是他以後獲得諾貝爾獎的關鍵。
2. 喜歡放鬆
“天啊,我們倆全都醉倒在了桌子下。”愛因斯坦在1915年給他朋友Conrad Habicht的明信片中寫到他和妻子Mileva Maric的軼事。Habicht是瑞士伯恩奧林匹亞學院的創世人之一,其實只是一個幾個朋友討論哲學和科學的喝酒俱樂部。
“年輕時候的愛因斯坦放蕩不羈,還不是現在我們認為的聖人,” Stanley說。而所謂的俱樂部就像是宿舍裡的閒談神侃,“那是他們這些年輕人常做的事,出入酒屋,討論時間和空間的本質。
愛因斯坦後來說這個俱樂部對他的職業生涯有很大的影響。
3. 婚姻不幸福
愛因斯坦和同為科學家的Maric在1903年結婚。那時Maric已經在一年前給愛因斯坦生了女兒Lieserl。歷史學家現在也沒弄清究竟是這對夫妻把孩子送人了還是孩子夭折了。在大約1912年左右,他們就開始感情不和,最終在1919年離了婚。在愛因斯坦的檔案中,可以看到部分離婚協定,愛因斯坦同意把他大部分諾貝爾獎金(還未發放)收入劃給前妻用來撫養孩子和補貼生活所需。
愛因斯坦和前妻Mileva Maric
在這些信裡,我們不難看出年輕時的愛因斯坦更像是這樣,不服約束,率性而為,叛逆,縱情於男女關係。Stanley說,他有過不少感情糾葛不過最後都無疾而終,但是我任然認為他在生活中得到了教訓,人們不都是這樣的麼。在1919年,離婚的那一年,愛因斯坦娶了他的表姐Elsa。
4. 孩子調皮搗蛋
無賴,這是1922年愛因斯坦給兩個兒子Hans Albert 和Eduard的信中這麼稱呼的,他要他的兩個在西班牙的兒子給他回信,當時愛因斯坦正在從日本旅行回來。愛因斯坦非常喜歡他的兒子們,他不僅在旅途中給他們寫信,而且在兒子們成長過程中一直寫信詢問他們的功課。他的小兒子Eduard在20歲時被診斷出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狀態急轉直下。
他的大兒子Hans Albert也像愛因斯坦那樣成了科學家。為了監督他的經濟狀況,曾在1922年讓他向開戶的蘇黎世銀行查詢一筆意外的資金。
孩子和錢總是沒完沒了的事兒。
5. 熱愛公路旅行
愛因斯坦竟放了諾貝爾頒獎儀式的鴿子,跑到遠東去旅遊去了。“周遊世界是萬萬做不到了,但是我還不可以努力嘗試一下麼?”愛因斯坦在92年從日本旅行回來後給他的兒子的信裡寫道。他不跟我們一樣,他的旅行更像是對世俗的逃避。檔案中的一些筆記還顯示,他承認右翼極端主義分子對德國外交部長的刺殺促讓他暫時離開德國。
同樣的這群黑暗勢力讓他最終從歐洲移民到了美國,以躲避希特勒對德國猶太人的殘害。Kormos-Buchwald 和她的同事希望,把包含愛因斯坦的這部分經歷的檔案在明年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100周年時發佈。
就像每個人的一生一樣,在這之前愛因斯坦還有許多經歷,即使在他死去六十年後,愛因斯坦仍然在我們的時代留下印記,還有許多發現等待歷史學家去挖掘。你可能認為學者們已經發現了所有的有關資料,其實不止於此,Kormos-Buchwald說。
數位愛因斯坦小組希望隨著更多檔案的公佈,會有更多的歷史學家去探索愛因斯坦的世界,讓更多的人們看到,儘管身披天才、財富和名譽的光環,愛因斯坦在他常人的那一面中,仍與生活做著不懈的鬥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